導讀:2、加強高校實施包裝設計人才全面素質的培育,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建立包裝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必須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辯證同一,知識是能力和素質的載體,包括科學文體知識、專業(yè)基礎與專業(yè)知識和相鄰學科的知識。目前我國高校的包裝設計教
2、加強高校實施包裝設計人才全面素質的培育,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建立包裝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必須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辯證同一,知識是能力和素質的載體,包括科學文體知識、專業(yè)基礎與專業(yè)知識和相鄰學科的知識。目前我國高校的包裝設計教育對相鄰學科知識的重視度不夠,忽視了德育教育和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教育,應大力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工作。能力是學生在把握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相鄰學科的基礎之上經過培育和實踐磨煉而形成的,豐富的知識面可以促進能力的加強,強的能力可以促進知識的獲得。能力主要包括獲得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是目前高等學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通過自身的熟悉和社會實踐,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高素質可使知識與能力更好地發(fā)揮作用,促進知識與能力進一步的擴展和加強。包裝設計藝術教育的宗旨是要培育兩個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采用各類方式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克服形式主義,一定要深入生活,與廣大民眾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受廣大老百姓喜愛的包裝產品。在目前市場經濟與“拜金主義”的沖擊下,如何強化育人環(huán)境,搞好素質教育是包裝設計教學的頭等大事。只有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辯證同一,注重素質教育,重視包裝設計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才能適應21世紀對包裝設計人才全面素質的需要。
3、拓寬包裝設計專業(yè)的知識面
建立包裝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育模式,必須深化教學改革,拓寬專業(yè)。按照21世紀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進一步拓寬包裝設計專業(yè)的口徑,調整重視現有專業(yè),加強包裝設計專業(yè)的適應性。
包裝藝術設計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設計職員,而是解放他們的自我表現力以及“新奇創(chuàng)造力”的視覺觀念,幫助即將成為設計師的學生發(fā)現和熟悉自身,更多地關注經濟和大眾利益,讓他們對藝術與技術、行為與社會和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加以研究,跨出設計對象的設計范圍來考慮問題,使各類學科的交叉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容納各類積極因素成為己用。終極這些專業(yè)知識和方法對他們往后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及解決方案是大有裨益的。
4、認真制訂包裝設計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和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按照拓寬基礎,淡化專業(yè)知識,加強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思路設計教學計劃,改變長時間以來注重專業(yè)需要和側重知識傳授的作法,綜合考慮調整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改變過去教學內容的劃分過專、各門課程過度夸大各自的系統性、完整性的狀況,加強引用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進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隨著21世紀的到來,包裝設計領域的概念不斷拓寬,已經過量變到了質變的變化。以前包裝設計的教學延用了以美術教學為主體的模式已不適應培育跨世紀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快包裝設計教學體系及內容的改革力度,建立有包裝專業(yè)特點的設計教育的完善體系。包裝藝術設計課程的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包裝設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關系到ACQ愁腸寸斷B教學質量和培育適應新世紀變革人才的關鍵所在。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深入調查研究,以點帶面搞試點,要在質量和特色上下功夫。在包裝藝術設計教育中,質量是生命,特色是上風。設計學科有很強的科技性、文化性和創(chuàng)造性。設計師是在進行一種文化活動,是把設計推向未來,以改變未來的世界為己任。商品“物以稀為貴”,文化以特色著稱。失去特色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包裝設計藝術的教育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的大部分設計院校都是以國內外名牌大學的教學體系為模本,缺乏自身的內容和課程的特色?梢遭埽瑳]有特色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是沒有生命力和缺乏競爭力的教育,抄襲和模擬決不是設計的本質。教育也一樣,辦出自己的特色要從國情出發(fā),發(fā)揮本地區(qū)、本學校、多學科交叉的上風來制訂方向,設置專業(yè)規(guī)模,加強交流,取長補短,要真正從國家和學校長遠的發(fā)展角度來制訂辦學方針,辦出自己的特色,培育出適合國情、一專多能的關注經濟發(fā)展和公眾利益的復合型人才。